近年来,上犹县梅水乡园村深入践行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理念,坚持“生态优先、融湾发展、开放创新、担当实干”发展思路,以打造生态美、产业兴、文化盛和美乡村示范地为目标,构建新时代乡村振兴工作体系,推进乡村全面振兴。
围绕一个目标,坚持做好一套规划。以打造生态美、产业兴、文化盛和美乡村示范地为目标,园村编制了包含壮大一个(批)生态产业、设计一个IP、讲好一个故事、开发一系列文创产品、完善一套治理机制、展现一幅致富图景六方面内容的整体规划,为未来发展把脉定向。
围绕三个方面,持续推进三个融合。推进生态融合,打造“生态美”。实施“治山、理水、净土”工程,推行“三治同步”“五水共建”,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与开发;推行“物业进乡村”,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;发展一批生态茶园、康养民宿、绿色餐饮等,将良好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。
(资料图片)
推进产业融合,打造“产业兴”。全面推进乡村旅游和茶产业发展,发展以森林小火车为主题的特色乡村旅游,丰富研学教育、茶旅体验、特色民宿、农家乐等业态;提供沉浸式、互动式、体验式旅游服务,进一步延伸产业链,推动产业转型升级、提质增效。
推进文化融合,打造“文化盛”。深入挖掘和拓展茶文化、火车文化、门匾文化、客家文化、生态文化内涵,建设以互动展示为主题的VR体验区、以旧时光为主题的园村老火车站等项目,举办采茶节、漂流嬉水节等活动,开发系列文化创意产品,文化赋能乡村旅游。
探索六个途径,实现六大转变。壮大旅游产业。实施火车主题乐园、火车主题展厅、客家姓氏门匾文化、非遗文化手工和数字5D体验项目,对赣南森林小火车线路进行延伸和景观打造,提升“大金山”漂流体验。丰富民宿、研学、餐饮等多种旅游业态,讲好园村森林小火车和茶叶的故事。同时,借助上犹县“引客入犹”东风,持续更新精品旅游线路,推出特色主题套餐,预计年接待游客量将突破30万人次,全年旅游产值超3000万元。
发展民宿经济。打通阳明湖、京明度假村至园村九曲河水上和陆上通道;依托九曲河秀美山水和优良生态环境,建设九曲峡谷民宿,涵盖茶田商务、行政套房等多种房型,配套餐厅、会议室等业态。建设水口民宿,吸引老年人、家庭亲子等客户群体前来康养、亲子研学,预计可增加客房90间,带动游客3万人次,增加旅游收入近1000万元。
发展金融电商。联合人民银行、银联商务公司,搭建虔金e站线上平台,探索“普惠金融服务站+农村电商+文明实践”模式;在游客服务中心设置普惠金融站点,开设旅游产品超市,线上线下相结合,打造集电商、乡村振兴助农、金融服务于一体的服务平台,拓宽农产品、旅游产品销售渠道,壮大村集体经济。
壮大茶叶产业。对核心区茶园进行整体提升,打造集茶叶种植、制茶体验、茶园观光、研学旅行于一体的示范茶园基地,推进茶旅融合发展。做强茶旅融合品牌,年底前扩茶园规模200亩,低改1000亩,争取年产干茶突破6万公斤,产值超2500万元。
发展研学教育。以“文化+研学+团建”为主题,建设3000平方米实践研学基地和10亩拓展训练基地,包含制茶体验、文化研学、劳动实践、星空住宿等功能区;开设18门课程,可同时供300人研学、120人住宿,预计年接待研学3万人次。
建设数字乡村。坚持数字赋能,将数字化、智能化引入乡村产业发展、政务服务、智慧旅游和乡村治理,打造数字化展厅,开发幸福园村APP 和园村一机游小程序,实现智慧化治理、便民化服务、一键式办理,建设宜居宜游的数字化幸福园村。
探索“六个途径”着力推动农区变景区、农房变客房、产品变商品、空气变人气、农民变社民、青山变金山“六大转变”,推进农业高质高效、农村宜居宜业、农民增收致富,成为园村的现实图景。(温 艳)